1. 省農科院茶葉研究廳官網
6月2日,一棵樹齡超八百年的古茶樹引起了在西藏林芝墨脫縣調研茶產業(yè)的廣東茶葉專家團隊的濃厚興趣。
墨脫“千年茶樹王”與旁邊的雨林植物交叉層疊,融為一體。
這棵古茶樹被當?shù)卮迕穹Q為“茶樹王”,生長在墨脫一高山村落海拔1700多米的山坡上,樹高近10米,樹幅超過16米,從根部長出多根樹干,最粗的樹干直徑達30多厘米,樹枝向四面伸展,層層疊疊、枝繁葉茂,茶葉墨綠、肥厚壯實,整棵茶樹顯得碩大無比,與旁邊的雨林植物交叉層疊,融為一體。
墨脫“千年茶樹王”茶葉墨綠、肥厚壯實。
國家茶葉產業(yè)技術體系紅茶崗位專家、廣東省茶葉收藏與鑒賞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棟,華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華南農業(yè)大學茶葉研究所副所長劉少群等茶葉專家表示,灌木茶樹長得這么大的在國內栽培型茶樹中實屬罕見,通過與國內已鑒定的古茶樹對比樹幅、樹高、一級分枝直徑,估計墨脫“茶樹王”樹齡超過八百年。
10歲兒童在墨脫“千年茶樹王”下顯得十分渺小。
歷經近千年風霜雨露,這株“茶樹王”仍然俊秀挺拔,根壯體健,每年春天都能長出許多壯碩茶芽。與茶馬古道咫尺之遙的墨脫自古以來就有飲茶、種茶的傳統(tǒng),這棵“茶樹王”是人工種植還是野生的暫未找到文字記載,但據(jù)村中一位長者介紹,從記事起,就知道這棵古茶樹代代相傳的故事,過去墨脫不通公路,老人當背夫背負物資翻越多雄拉雪山進出墨脫,就靠這棵古茶樹上采的茶葉泡茶提神,濃郁滋味至今記憶猶新。
成人可以從墨脫“千年茶樹王”下不彎腰走過。
古茶樹的發(fā)現(xiàn)再次印證了墨脫悠久的種茶歷史。墨脫地處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平均海拔1200米,年均氣溫16℃,年均降雨量超過2358毫米,常年云霧繚繞、土質肥沃、純天然無污染,是絕佳的茶葉種植地。目前,墨脫已種植有機茶近1.7萬畝,是國內外知名的高品質高原有機茶產地。
2. 國家農科院茶葉研究所
黃金芽茶葉產自浙江省余姚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浙江余姚三七市德氏家茶場場長張完林在附近茶葉地中偶然發(fā)現(xiàn)的。經過十多年的選育,在余姚相關部門和浙江大學的支持下,先后系統(tǒng)地完成了繁育特性、應用領域、產業(yè)化關鍵技術等研究。
由安徽省廣德市農技部門等單位經過近十年時間選育而成,已經被引種到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珍稀名茶種質資源圃內。是目前國內唯一的黃色變異優(yōu)化的茶葉新品種。
3. 省農科院茶葉研究廳官網招聘
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是省屬綜合性農業(yè)科研機構,下設15個專業(yè)所,即農作物品種資源站、糧食作物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油料作物研究所、園藝作物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甘蔗研究所、茶葉研究所、蠶桑研究所、蜜蜂研究所、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和科技情報研究所,分布在七個地州市;有2個工作站,即建于云南瑞麗縣的云南省農科院試驗站(原稻作站)、甘蔗站和建于海南省的云南省農作物冬繁基地。
4. 省農科院茶葉研究廳官網首頁
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xié)所屬單位;一類是各部門所屬單位。
比如信陽市委黨校,信陽市供銷社,信陽市農科院就是市直屬單位。信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信陽市茶產業(yè)發(fā)展中心,信陽市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就是部門所屬單位。
5. 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茶葉科研機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風景區(qū)。1956年經國務院科技規(guī)劃委批準籌建,1958年9月1日掛牌成立。2001年6月加掛“浙江省茶葉研究院”牌子。
研究所主要從事茶葉基礎和應用基礎科學、科技產業(yè)開發(fā)、茶葉質量安全檢測、產業(yè)經濟、有機茶認證、茶業(yè)職業(yè)技能培訓、學術期刊編輯等領域的研究和服務工作,同時廣泛開展國內外合作交流和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等工作。
研究所是國家茶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依托單位,中國茶葉學會掛靠單位,研究所設有碩士、博士點,博士后工作站。建有國家茶產業(y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茶樹種質資源圃、國家茶樹改良中心、農業(yè)農村部特種經濟動植物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農業(yè)農村部茶葉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茶葉加工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茶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等國家級、省部級創(chuàng)新平臺。
6.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郵箱
大紅袍(303)則是“大紅袍”的“私生子”,又名紫紅袍,當年由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大紅袍”自然雜交后代中單株選育來的。該品種屬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無性系。芽葉紫紅色。茸毛少。葉色深綠,葉片呈橢圓形,葉尖鈍尖,葉齒鈍淺較密,葉質較厚脆。茶葉品質突出特征為香氣高強幽長,滋味濃厚甘爽。
7. 省農科院茶葉研究廳官網電話
春蘭茶屬于綠茶。
是海南特產綠茶之一。
春蘭是一種產于海南瓊中五指山北麓新偉農場的條形炒青綠茶。采摘一芽一葉,經手工精制而成。香氣高爽,滋味純正,湯色黃綠。主銷海南及廣州、惠州等地
灌木型,中葉類,早生種。植株高大,樹姿半開展,分枝中等偏密,產量高,芽葉黃綠,呈水平著生,茸毛少。春芽萌發(fā)期一般在三月上中旬,一芽三葉期在4月上中旬,扦插成活率中等,定植成活率較高,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取名“春蘭”,也有“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獨”之境,
8.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官網
萬隆集團是私企。
該公司是河源本土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近年來依托燈塔盆地農高區(qū)的基礎設施、生態(tài)資源、科技創(chuàng)新、政策保障等優(yōu)勢條件和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廣東省農科院等技術支撐體系,重點發(fā)展茶葉等生態(tài)農業(yè)、茶濃縮汁等現(xiàn)代食品加工、茶衍生品等生命健康產業(yè),為人民健康美好生活助力。
9. 中國農科院茶葉
首先,宜賓是雀舌茶中的一個非常不錯的產地,這里的環(huán)境也是非常之好的。其本身也處在我國產茶大省四川,宜賓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是我國特早茶之鄉(xiāng),每年的第一批春茶,即宜賓雀舌,要早于其他地方10d以上,在唐朝已被列為貢茶。宜賓地跨北緯27°50′—29°16′,金沙江、岷江在此匯合,長江也從這里開始,故宜賓也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城“。在好山好水的孕育中,宜賓雀舌應運而生。當其他地方的茶園還不見茶樹發(fā)芽的時候,宜賓茶園之中已然一片新綠。
2、蒲江雀舌
其次,蒲江是雀舌茶中也很出名的產地之一,同樣的也是處在我國產茶大省四川。其采摘早春鮮嫩茶芽為原料,茶區(qū)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天然馬尾松林,還享有“早市名茶”的稱號。蒲江雀舌秉承千年獨特工藝精制加工而成,茶葉扁平挺直,形似鳥雀之舌,具有“色翠、香高、味醇、形美”的獨特品質特征。2008年10月,“蒲江雀舌”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查合格,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2009年12月,“蒲江雀舌”入選“中國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
3、武夷雀舌
再次,武夷也是雀舌茶中會有的一個產地,大家也都知道武夷山特別的有名,出產很多的好茶。那么武夷雀舌因形狀小巧似雀舌而得名,其香氣極獨特濃郁,為古時貢茶中的極品。據(jù)考證,其母樹原產九龍窠,八十年代初從大紅袍第一叢母株有性后代選育而成,屬無性系,灌木型,小葉種,晚生種。因在名巖區(qū)種植面積非常少,其他巖茶種植區(qū)域也不多,雀舌名叢屬于小葉種,因茶樹,葉片相對其他武夷巖茶品種小,產量也比較低,相同山場茶箐通常雀舌為肉桂當家品種收購的3~4倍左右,而且很難買到。故雀舌市價格比較高。是巖茶類中風味獨特,價格昂貴的稀有品種之一。
4、貴州雀舌(湄潭翠芽)
從次,要說雀舌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可能還是要屬貴州了,那么貴州雀舌的話,它是產于我國貴州省湄潭縣萬里茶海茶園,湄潭縣萬里茶海是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茶園。貴州雀舌在2011年世界綠茶評比中榮獲最高金獎。湄潭縣位于貴州北部,氣候溫和,雨霧日多,土壤肥沃,結構疏松,含礦物質豐富,對茶樹生長極為有利。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隱毫稀見,色澤綠翠,香氣清芬悅鼻,粟香濃并伴有新鮮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整。
5、金壇雀舌
另外,金壇也是雀舌茶中相當之有名的一個產地了,很多茶友也都會常選該場地的茶葉。那么金壇雀舌產于江蘇省金壇市方麓茶場。以其形如雀舌而得名,屬扁形炒青綠茶。為江蘇省新創(chuàng)制的名茶之一。2013年,金壇雀舌茶正式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金壇雀舌成品有著明顯的特征:其外形扁平挺秀、狀如雀舌;茶條勻整、色澤綠潤;內質香氣清高、栗香明顯持久、湯色明亮、滋味鮮爽、葉底嫩勻;并且在質量品質上也有著優(yōu)于一般茶葉的理化指標。內含成份豐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維生素含量較高。
6、浙江雀舌
最后,除了江蘇也有產雀舌茶,浙江這一帶也是有產雀舌茶的,品質也是很不錯的。那么浙江雀舌產于浙江省杭州西湖龍井茶區(qū)境內地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茶葉試驗場。1980年開始研制1984年正式投產。鮮葉選用優(yōu)良品種龍井43號,采摘標準為單芽,其每個芽長短、輕重、大小要求均勻一致。經攤放殺青抖篩風選等工序加工而成。成品形似雀舌,扁平挺直微毫,色澤綠潤;香高鮮爽,湯色嫩湯清澈,滋味醇和;葉底成朵、嫩綠明亮。
以上就是關于不同產地的雀舌茶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也比較的了解了。那么不同產地的雀舌茶,其制作工藝、品質特征、茶葉價格都略有不同。但都是不錯的名優(yōu)綠茶,含有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保健功能較大。
10. 農科院 茶葉
貢茶,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實地勘察論證確定,規(guī)劃面積300畝”。種下茶苗時先開溝埋下充足的農家肥,絕對不施農藥、化肥,還專門從上海定購有機茶園專用肥料。有機茶的檔次比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要高,其種植、管理、采摘、加工等,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中國農科院專家的指令。這一有機茶命名為“古址曦茗”,其茶湯色澤清澈,香氣溫和,呷上一口,齒頰留香,在全國性的名優(yōu)茶評選中多次獲得金獎、銀獎。山中還有印雪白茶、丞相綠、四明十二雷等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