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飲食文化世界馳名,有豐富多彩的特色小吃,像雞絲豆腐腦、山城小湯圓、雞絲涼面、過橋抄手、麻圓、清燉牛肉湯、清燉牛尾湯、枸杞牛鞭湯等,讓人一聽到名字就會垂涎三尺。說到吃,在重慶最有名的應(yīng)該算是火鍋了?;疱伿谴ú酥凶钣刑厣囊环N佳肴。 麻、辣、燙、鮮、脆(嫩),是火鍋的特點。一些初品嘗者和外國朋友常常是吃時贊不絕口,吃后回味無窮。尤其當親朋好友圍坐一爐,隨吃隨談,集酒、菜、飯、茶于一桌,熱氣騰騰,氣氛活躍,味道就顯得更深長了?;疱伒臍v史約有70多年,源于重慶江北河邊。約在20年代,江北有幾家屠牛場,賣掉牛肉后,內(nèi)臟不易銷售,江邊渡口一些飲食攤販便廉價買來,洗凈切碎,加佐料大鍋熬成,供應(yīng)船民小販等。大家圍著鍋隨燙隨吃,既實惠又方便。十多年后,火鍋聲譽日高,進入餐館飯店,登上大雅之堂。加之各家不斷對它進行改進和發(fā)展,演變成多人共燙一鍋,或一人一鍋多種的形式;改燒柴為燒炭,單一的牛雜也發(fā)展成了幾十種易熟的時鮮,比如鮮魚、鮮肉、豆芽、黃蔥等葷素菜品,調(diào)味佐料變得豐富多樣;并可隨食客的口味隨意變換,或濃或淡、或咸或甜、或麻或辣?,F(xiàn)在的火鍋,在重慶已是雅俗共賞,最受歡迎的美餐了。即使夏暑天,品嘗者也大有人在。
杯子的起源或者是背景
杯子
瓷杯,日用器皿,從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來飲酒或飲茶。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徑與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脊刨Y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見于新石器時代。無論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還是河姆渡文化遺址中都見有陶制杯的存在。這一時期杯型最為奇特多樣:帶耳的有單耳或雙耳杯;帶足的多為錐形、三足杯、觚形杯、高柄杯等等。
戰(zhàn)國至漢代出現(xiàn)了原始青瓷杯,其中漢代的橢圓形、淺腹、長沿旁有扁耳的杯最具代表性。隋代杯多是直口、餅底的青釉小杯。唐代的三彩釉陶杯和紋胎陶杯最有特色,當時還流行盤與數(shù)只小杯組合成套的飲具。宋元時期的杯多直口、淺腹、圈足或高足,高足底為喇叭狀。宋杯多以釉色取勝,如龍泉窯及官、哥、汝、均各窯。其中磁州窯釉下黑彩裝飾頗為鮮明。元杯胎骨厚重,杯內(nèi)心常印有小花草為飾,明清時其制杯最為精致,其胎輕薄,其釉溫潤,其彩艷麗,其型多樣。明代有著名的永樂壓手杯、成化斗彩高足杯、雞缸杯等,中早期多見高足杯。清代杯多直口、深腹、腹部有把或無把,還有帶蓋或無蓋的分別,裝飾手法豐富多樣,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各種單色釉。
瓷盞,飲茶用具?;酒餍蜑槌谛∽?,斜直壁,一般較飯碗小,較酒杯大。據(jù)考古或文獻資料證明,瓷盞在東晉時已有制作,所見實物器形為直口直腹壁,餅狀平底足,施青釉,開細碎紋片。南北朝時飲茶之風逐漸流行起來。唐代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富盛名。唐時茶盞又稱“甌”,陸羽《茶經(jīng)》中說:“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而已”,由此可見越窯盞的大致形態(tài)。越窯盞多配有盞托,其托常常設(shè)計成荷葉卷邊狀,上托蓮瓣狀茶盞,頗為精巧動人。越窯盞胎質(zhì)細膩,釉層均勻,釉色青綠,被陸羽稱為上品是理所當然的。邢窯盞以白如雪而聞名,且天下無貴賤而通用之,由此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唐時南北茶盞均以敞口,斜直腹壁、玉壁底足為常見器型。
宋代斗茶之風大盛,因便于觀察茶沫白色的緣故,所以特別崇尚建窯和永和窯的黑釉盞。連宋徽宗趙佶皇帝也不例外。他在《大觀茶論》中直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有玉毫條的盞即是人們常說的兔毫盞,產(chǎn)自福建建陽窯。宋時盞型大致有兩種:一為小淺圈足,斜弧腹,口沿直;另一種為撇口,如喇叭,小淺圈足,腹壁斜直。有的以描金裝飾,書壽山福海字樣。除建窯外,宋代的官窯、哥窯、定窯,均窯、龍泉窯、吉州窯都普遍燒制茶盞。
元代黑釉茶盞相對減少,多見青白釉制品。元代茶盞多直口、胎體較為厚重。明代以宣德白釉盞制作最為精美。成化、嘉靖青花盞次之。明代盞中早期多小折沿、深腹、高深圈足。中晚期多小撇口、深腹、上闊下窄、圈足較淺,裝飾上多繪釉上青花圖案,亦有斗彩、五彩和單色釉裝飾。清代茶盞的器形、裝飾手法、制作工藝均勝過前朝,其粉彩和琺瑯彩繪畫裝飾的小盞更是精美絕倫?;酒餍螢槌凇⒒⌒胃贡?,圈足前期高、大、深,后期相對低、小、淺,皆修制規(guī)整。
杯盞的發(fā)展史上,兩者相較,杯的產(chǎn)生在先,盞在后,杯多用以飲酒,盞多用以飲茶,杯的器形較小,盞的器形較大,杯多高腳,盞多圈足,杯的紋飾簡約,盞的紋飾繁雜。透過杯盞演變,可窺悟中華民族茶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