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葉殺青不足會如何
正常來說茶葉殺青是肯定要殺熟的,因為茶葉如果殺青不到位(沒有殺熟)就會導(dǎo)致茶葉在沖泡的過程中有青草味(很多人受不了),同時也會降低茶葉的耐泡次數(shù)。
但是茶葉殺青不殺熟也并不是一無是處,比如說茶葉在殺青的過程中適當嫩一點(不殺熟),這樣做出來的茶葉顏色更加好看(偏綠),做出來的成品茶也香味可能相對清香一點,同時這樣的茶葉也更容易做形(志成特定的形狀)。
也就是不同的茶葉,在殺青的過程中,對于溫度和時間的把握是不一樣的,有些茶葉的制作工藝殺青就比較嫩,但是大多數(shù)茶葉殺青都是到位的,也就是殺熟。
比如說我們皖西大別山區(qū)所主產(chǎn)的霍山黃芽機械制茶,就存在這樣的狀況,有一種機械是殺青和理條一體的,這樣的機械殺青就比較嫩,因此制作出來的茶葉條形就比較直,還有一種殺青和理條分離的設(shè)備,滾筒高溫殺青就殺的很熟,制作出來的茶葉就沒有那么直,這就是殺青殺的程度不同所導(dǎo)致的。
總之茶葉殺青程度的高低,取決于每個不同的廠家和不同的茶葉,并不是說茶葉殺青一定要殺的太熟(老),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茶葉,不同的客戶需求適當調(diào)整的。
2. 茶葉殺青溫度過高
茶葉殺青之前一般不需要晾曬。從茶葉的制作工藝來看,一般綠茶、青茶和黃茶都需要進行殺青處理,只是先后順序不同,綠茶、黃茶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殺青,青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搖青,第二道工序才是殺青。綠茶、黃茶在殺青前都不需要晾曬,除非是雨天采摘的鮮葉,因其含水量太高,可適當晾曬一下。
3. 茶葉殺青不夠喝了會有什么影響嗎
殺青時間過長會影響茶葉品質(zhì),甚至無法制作成所需要的茶葉。殺青時間要根據(jù)鮮葉含水量和殺青溫度來確定,同時要適度排水氣。
如果殺青時間過長,輕則影響茶葉品質(zhì),比如準備制作綠茶,可能會因為殺青時間長了,葉底會變暗無光,重則根本無法完成制作,因為時間過長,水份失去過多,無法完成下一道工序揉捻,這樣茶葉無法定型,也會影響茶葉口感。
4. 茶葉殺青殺老了有什么影響
綠茶殺青適度的標準為葉色由鮮綠變?yōu)榘稻G、葉質(zhì)柔軟、略有黏性,??蓮澢粩?,緊握則成團,且略顯彈性,青氣消失,略帶茶香(清香),其次對于大宗綠茶加工,要求殺青葉的減重率在30%~40%,含水率為60%~62%為殺青適度,名優(yōu)茶加工,殺青葉含水率以55%~58%為適度。
5. 殺青不足對茶葉品質(zhì)影響
①鮮葉受到損壞
這種情況主要發(fā)生在鮮葉采摘和運輸?shù)倪^程中,因為擠壓和摩擦,部分鮮葉會受到損壞,進而發(fā)生紅變,出現(xiàn)紅梗。
②茶梗過于粗大
過于粗大的茶梗在殺青時,不容易殺熟殺透;茶梗粗大的原因,則緣于采摘時采得過于粗老。所以為了避免太過于粗大、粗老的茶梗,采摘應(yīng)該注意恰當?shù)某帜鄱取?/p>
③殺青不足
殺青時,熱量主要依靠水蒸氣來傳導(dǎo),達到殺滅活性酶的目的,如果攤晾時間太長,鮮葉失水過多,就會影響熱量的傳導(dǎo),導(dǎo)致殺青不足,茶梗不熟,出現(xiàn)紅梗。
普洱茶的殺青,需要短期間內(nèi)將葉溫提高到85℃,并持續(xù)約三分鐘左右,如果葉溫不足,殺青時間也不足,就不能殺熟殺透葉梗,紅梗隨即出現(xiàn)。
殺青不足的茶葉,喝起來一般有較為明顯的青草味,可以作為判斷茶葉是否殺熟殺透的一個方法。
6. 茶葉殺青不足如何補救
不可以。
茶葉殺青的四種方法為曬、炒、蒸、烘,曬干方式制成的綠茶成為曬青綠茶;采用蒸汽殺青的綠茶簡稱蒸青茶;烘青綠茶的干燥方式是烘干;用鍋炒殺青和干燥,制成的綠茶為炒青綠茶。
綠茶是不發(fā)酵茶,鮮葉通過殺青,使酶的活性鈍化,從而較多保留了鮮葉內(nèi)的天然物質(zhì),形成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
綠茶的加工,主要可分為殺青、揉捻和干燥三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