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文人飲茶習俗的興起,有關(guān)茶的文學作品日漸增多,茶漸漸脫離作為一般形態(tài)的飲食而走入文化領(lǐng)域。如《搜神記》《神異記》《異苑》等志怪小說中便有一些關(guān)于茶的故事。
左思的《嬌女詩》、張載的《登成都白菟樓》、王微的《雜詩》都屬中國最早一批茶詩。西晉杜育的《荈賦》是文學史上第一篇以茶為題材的散文,宋代吳俶在《茶賦》中稱:“清文既傳于杜育,精思亦聞于陸羽。”
魏晉時期,玄學盛行。玄學名士,大多愛好虛無玄遠的清談,終日流連于青山秀水之間。最初的清談家多為酒徒,但喝多了會舉止失措,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心態(tài)平和。慢慢地,這些清談家從好酒轉(zhuǎn)向好茶,飲茶被他們當作一種精神支持。
這一時期,隨著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茶以其清淡、虛靜的本性,受到人們的青睞。在道家看來,飲茶是幫助煉“內(nèi)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茶文化與宗教相結(jié)合,無疑提高了茶的地位。盡管此時尚沒有完整茶文化體系,但茶已經(jīng)脫離普通飲食的范疇,具有顯著的社會和文化功能。
政治家:以茶養(yǎng)廉,以茶代酒
東晉時,有個叫陸納的人,他是太守,有一次,將軍謝安到訪,他就僅上了幾盤水果和茶水招待。他的侄子看不過去,就去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宴,結(jié)果陸納把他重打了四十大板,斥責到:“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yè)!”你不但不能為我增光,還這樣講奢侈,簡直是玷污我的素業(yè)!”可見他反對侄子擺酒請客,用茶水招待客人不是吝嗇,也不是清高,只是表示提倡清操節(jié)儉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談之風,他們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于是多飲宴之風。但是,整天大酒大肉,不是誰都消費得起,而且酒喝多了也會舉止不雅,而茶則可長飲,又可提神、益思,于是清談家們從好酒轉(zhuǎn)為好茶。對他們來講,飲茶已經(jīng)成了精神享受。
南朝時,古代的神仙家們開始創(chuàng)立道教,道家修行長生不老之術(shù),煉“內(nèi)丹”,其實就是做氣功。茶不僅能使人不眠,而且能升清降濁,疏通經(jīng)絡(luò),道人們也很愛茶。
在這個時期,幾乎每一個文化、思想領(lǐng)域都與茶文化套上了交情。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潔、對抗貴族奢侈之風的工具;在文人那里,茶是引發(fā)文思以助清興的手段;在道家看來,它是幫助煉“內(nèi)丹”,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但是此時,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正式的學問體系,所以,我們把這個時期叫做茶文化的萌芽時期。那茶文化正式形成,是在唐代。
一花一茶唯美句子?
1. 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領(lǐng)悟到生活的本質(zhì)和哲理。
2. 生活本如未經(jīng)沏泡的茶葉,干癟單??;只有傾注如沸水般滾燙的熱情,才能讓它飽滿豐盈,清香四溢。
3. 燒水、燙杯、泡茶、續(xù)水,每一道程序都極為講究的,這就是功夫茶;因此,真正能夠坐下來,給自己泡一壺茶,且在泡茶的過程中,享受一種悠閑、一種淡然、一種寧靜,真不能不說是一種奢侈了。
4. 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濃或淡色味交織之中,品出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種不可釋懷的人生,一種笑看風輕云淡的人生。
5. 茶是草,客是寶,得罪茶商不得了。
6. 忙里偷閑,且和一杯茶去,苦中作樂,再倒一碗酒來。
7. 大抵,茶的妙處,抑或可以從中品出一種人生的滋味!
8. 千年茶文化,昔日今朝共傳揚;小小綠尖,遇水承葉,一杯清茗沁人心腸,世間怡然心情,只在一杯清茶中。
9. 人生是飲一杯茶,青年飲茶的第一遍,青澀稚嫩,品不出其中味;中年飲第二遍,豐富醇厚,有太多故事;老年飲第三遍,清澈明白,清香幽遠,回味無盡。
10.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11.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