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nèi)牖\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傳說清朝末年,正儀鎮(zhèn)有個叫趙慧的女子,發(fā)現(xiàn)一種醬麥草是做青團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團子更為柔軟細膩,又不粘牙,存放數(shù)天不破裂、不發(fā)硬、不變色。后來正儀鎮(zhèn)中心橋南一爿糕團店的陳四寶老大娘從趙慧處學得了這個秘方,從此青團子供應于市場,成了一種色味兼美,饒有鄉(xiāng)土特色的點心。 昆山正儀青團子一直聞名江浙滬一帶。很久以前,青團子只是江南一帶清明掃墓用的祭品。明代有書記載:“古人寒食,采桐楊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奔辞鄨F子由明代“青色染飯”演變而來。在用作祭祀之外,明清時民間還流行吃“清明團”,因為“清明”與“聰明”諧音,許多人家抱著嬰兒向鄰里乞討“清明團(青團子)”,謂“討聰明”,給孩子的成長討一點口彩。青團子最初的來源,已很難考證。但清明時節(jié)吃青團子的習俗卻一代代流傳下來,并且成為江南人家情感與生活中無法割舍的一部分。每年清明前后,正儀老街青團店林立,街坊村民都來購買,江浙滬許多居住偏遠的人也慕名前來品嘗。而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只得用筆墨來訴說對故鄉(xiāng)、對青團子的無盡相思。